加拿大高中行为准则和国内的有什么区别呢?加拿大高中生的违规是如何定义又会实施何种惩罚呢?请先参考下加拿大安省辖区内某教育局给出的行为准则:
加拿大高中行为准则:
第一部分:共同的责任
学校的责任:
- 提供安全、关怀、平等、包容,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 教授并作出积极正面的行为和良好的公民责任的榜样
- 教育学生接受并尊重他人
- 培养公开诚实的沟通
- 帮助学生发展自身潜能并培养自我价值感
- 保持所有学生持续性的行为标准
- 将“阻止霸陵”贯穿到所有日常课程和学校的活动中
- 通知受到伤害学生的家长及伤害他人学生的家长
- 为被霸陵的学生或目睹霸陵发生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 把学生培养成有完整责任感的公民
学生的责任:
- 诚实与正直
- 自控与自律
- 不将有可能伤害他人健康的物品带到学校
- 准时到校,有准备的学习
- 积极参加学校社区活动
- 尊重自我,他人以及学校财产
- 对人友善给人尊严
- 遇到真实的或可被感受到的霸陵,要向学校或家长报告
- 报告由对成年人或对学校员工的偏见、歧视或憎恨引发的行为
家长的责任
- 理解学校行为准则以及校委会或省教育部制定的行为准则
- 鼓励和帮助孩子遵守行为准则
- 鼓励和帮助孩子每天按时到校
- 对孩子的学术和社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 给你的孩子讲述如何能为保持学校的安全和包容作出贡献
- 与你的孩子经常沟通学校的事情
- 为你的孩子做出积极的榜样
- 帮助学校的老师处理与您孩子有关的纪律问题
第二部分: 渐进式处罚,停课以及开除
渐进式处罚是学校整体的一套包含干预,支持和结果的方法,用于突出加强学生的正确行为和帮助学生做正确决定
渐进式处罚的方法包含:
- 早期和正在进行的阻止和干预政策
- 处理不正当的行为
- 给学生在他们选择过程中学习的机会
- 家长的意识与参与
- 从单独的惩罚性措施向鼓励正确的行为和应得到支持的行为措施转移
当学生有不正当的行为时,且在产生任何结果前,下面因素将被考虑:
- 特殊的学生情况和减轻惩罚的因素
- 行为的本质和严重性
- 对学校氛围的影响
- 对受伤害学生的影响
- 学校社区内的关系
基于教育法案,有下列行为的必须考虑停课处理:
- 以要严重伤害其他人作为威胁
- 拥有酒精和违法药物
- 醉酒
- 辱骂老师或者其他权威人员
- 恶意破坏造成学校财产严重损失
- 霸陵
其他可能会被停课情况
- 无纪律地持续地对抗学校管理,伤害学校道德标准,或对学校人员的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
- 放火,报假警,制造炸弹威胁,危险地或不合理地使用可燃设备(如火柴,打火机等)或可能对人身,财产或社区造成威胁的行为
- 敲诈勒索–尝试以威胁的方式索要钱物
- 骚扰-反复评论或者实施被认为不受欢的行为;如:一些基于性别,种族,肤色,民族,文化,国籍,祖先,祖籍,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精神或身体缺陷或者社会经济状况
- 憎恨或偏见引起的,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一般针对性别,种族,肤色,文化,国籍,祖先,祖籍,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精神或身体缺陷或者社会经济状况
- 在学校吸烟
- 盗窃–未经允许占有他人财物.
- 在校区内不顾后果或危险的使用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 伤害学校道德标准,或对学校其他人员的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
- 打架
- 攻击– 仅攻击他人(不要求医生诊断)
- 帮助煽动伤害行为–如录像或教唆打斗
- 不正当的使用电子媒体或设备
必须考虑开除处理的情况:
- 持有武器,包括枪械也可能包括刀或其他武器
- 对他人用武器造成或威胁造成人身伤害
- 袭击并造成他人需要医生治疗的身体伤害
- 性侵–接触常识上或他人不希望被接触的涉及性的部位
- 贩卖武器或非法药品
- 抢劫
- 给未成年人酒精
- 霸陵,如果1.之前由于霸陵被停课 ;2.该学生的出现造成对其他同学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
- 任何由于 如,基于种族,国家,民族,语言,肤色,信仰,性别,年龄,身体或心理的缺陷,性取向,性别,性别表达或其他类似因素 的仇恨或偏见引发的行为
其他可能被开除的情况
- 严重伤害学校道德体系或其他人身体或心灵健康的行为
- 行为严重不当导致其他人无法有效学习或工作的
- 在校内或校外对其他学校或校委员会人员身体或精神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行为。
- 在校内或校外造成学校或校委会财产被严重破坏的行为
- 持有或使用爆炸性物质,包括烟火
- 贩卖受管控的药物-适用于一些受【药物和物质管控法案】的处方药。如利他林(中枢兴奋药),扑热息痛,含可待因的泰诺,奥施康定,劳拉西泮等(后面都是镇痛药)
可以减轻惩罚的因素
- 学生是否有能力控制他们的行为?
- 学生对他们可以预见的未来行为导致的结果是否有能力判断?
- 学生出现在学校是否继续造成他人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
- 渐进式惩罚是否已经被用于该学生?
- 学生相关骚扰其他同学的不当的行为是否有 ,除去性别,种族,肤色,文化,国籍,祖先,祖籍,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精神或身体缺陷或者社会经济状况 等原因以外的其他原因?
- 这个结果是否影响到学生正在受到的教育?
- 学生的年龄是否是一个考虑因素?
- 学生是否涉及个体教育计划或与发育上的或身体上的缺陷相关的例外特殊需求
- 这种行为是否涉及发育的或身体的例外或缺陷?
- 是否有和解的行为?
- 结果是否可能会使行为该举止加剧或者更糟?
第三部分:行为标准
尊敬 ,礼貌和有责任感
所有在校成员必须
- 尊敬和遵守所有的联邦,省,市法律
- 表现出诚实和正直
- 尊重与他人,及其观念和意见的不同
- 对他人保持尊重和尊严,即使对方与你有不同意见
- 平等的对待或尊重他人,即使双方存在差异,比如种族,祖先,出生地,肤色,民族,国籍,宗教,性别,性取向,年龄或身体缺陷
- 尊重他人的权利
- 对他人或学校的财产保持合适的爱护
- 用适当的方法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和平处理冲突,在必要条件下寻求学校其他人员的帮助
- 尊重学校社区内的所有人,特别是有权威的的人员
- 尊重他人对保持良好学习和教学环境的需求的要求
- 不得辱骂老师和其他权威人员
第四部分:安全
所有学校人员不得:
- 参与霸陵行为
- 性侵他人
- 贩卖、运输武器或其他非法或限制药品
- 给未成年人酒精
- 抢劫
- 拥有武器,包括枪支等
- 用任何物体威胁或恐吓他人
- 用任何物体伤害他人
- 拥有,使用或提供给他人酒精及非法药物
- 鼓励或使他人遭受身体伤害
- 宣传仇恨和有由偏见或仇恨引起的其他形式的行为
- 故意破坏且导致学校财产损失
中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
行为规范: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共产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颈,侧不过耳),女生不穿高跟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以考察为目的应适当进入某些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9、尊重教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讲话注意场合和分寸。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12、未经允许不擅自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教师先行。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参加课堂讨论。
18、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每天坚持阅读、收听、收看新闻。
19、积极参加学校、团队和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遵守集会纪律。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室的安静,不在教室、楼道、校园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1、爱护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3、生活俭朴,不攀比,不乱花钱,不向家长提出不合理的生活要求。
24、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2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6、尊重、倾听父母意见和教导,体贴关心父母。主动把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父母的问话。
27、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课余时间外出要向家长说明去向,未经家长允许不在外留宿。
28、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9、对父母和长辈有意见,要礼貌提出,当自己的意见没被父母和长辈采纳时,要耐心解释,不顶撞,不发脾气。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0、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用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3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2、遵守乘车秩序,上车自觉排队,乘车时主动购票,不喧哗,不拥挤,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争抢座位。
33、购票购物要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捡拾物品主动归还失主和交公。
34、爱护公用设施,爱护文物古迹,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
35、尊重外地人,外国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获取有益的信息,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38、参观游览遵守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瞻仰烈士陵园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时做文明观众,不起哄,不无故提前退场。
40、弘扬正气,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
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关于国内学生违反纪律的惩罚措施,各个学校都不相同,本篇没有摘录(感兴趣可以看附送的另外一篇)。从上面两份准则中看出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出一些区别。
相似之处在于:尊重法律,重视诚信,尊重他人,拒绝不良习惯等等
不同之处在于:
中国教育更关心党和国家凝聚力,更看重集体,更显古老文化底蕴,更细节,更关注行为举止。
加拿大教育更尊重个体,强调包容,逻辑更严密,更关注霸陵问题。
通过这个对比,留学生家长可以对中加教育的文化方面以及学校规定方面的区别有一些了解,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加拿大本地的教育。
封面图摘自:http://www.lollydaskal.com
更多加拿大教育留学咨询欢迎加下面二维码关注、咨询、探讨。